实验室组织
 学术委员会
 承担课题
 科研设备
 开放课题
《分子催化》杂志
均相催化专业委员会
 人才招聘
 联系方式
首页 | 实验室简介 | 实验室定位 | 科研方向 | 科研骨干 | 科研成果 |
现在位置:首页 > 实验室动态
绿色合成与催化领域青年科学家到兰州化物所进行学术交流
日期:2020-07-20 | | 【

  为加强和促进中国科学院兰州化学物理研究所与国内高水平课题组在绿色合成与催化方向的交流,2020717日,应羰基合成与选择氧化国家重点实验室邀请,西安交通大学李洋研究员和师仁义研究员,湖南大学的刘劼教授,兰州大学的丁三元教授、李泽龙研究员和鲍旭教授等绿色合成与催化领域的青年科学家到中国科学院兰州化学物理研究所进行学术交流  

  六位青年科学家分别作了题为“绿色可持续能源化学:放氢催化体系在氢能源及高效构筑化学键中的应用”、“羰基化反应:从钯催化剂到镍催化剂”、“新型催化羰基化反应和绿色氧化反应”、“功能有机框架材料”、“CO2加氢制备低碳烯烃、芳烃”、“碳氮键高效构建与生物碱高效合成”的学术报告,相关领域科研人员和研究生参加了论坛。

  此次学术交流得到了羰基合成与选择氧化国家重点实验室和中国科学院青年创新促进会兰州化学物理研究所小组的支持。 

  报告人简介: 

  李洋,研究员,2006年博士毕业于兰州大学,师从曹小平教授。随后加入上海药明康德新药开发有限公司。自20094月,相继在北京大学施章杰教授课题组及德国莱布尼茨催化研究所Matthias Beller教授课题组开展博士后研究。20145月加入西安交通大学前沿科学技术研究院,课题组目前的研究兴趣主要集中在通过过渡金属催化及可见光诱导催化发展高效的放氢催化体系, 应用于生物质制氢,贮氢研究及脱氢偶联反应。在相关领域发表论文30余篇,以通讯作者发表的代表性论文包括Nat. Catal., Angew. Chem. Int. Ed., Org. Lett., ChemSusChem等。2012年获洪堡资深学者研究基金资助,2012年获得Thieme Chemistry Journals Award,自2020年任职ChemSusChem国际顾问委员会委员。 

  丁三元,兰州大学化学化工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2008年本科毕业于赣南师范大学化学化工学院。2014年在兰州大学获得有机化学专业博士学位。2013年入选兰州大学优秀博士培育计划而留校工作,20147月被聘为讲师,20175月被聘为青年教授。入选2018年度教育部长江学者奖励计划青年学者。长期围绕共价键自组装领域中的关键科学问题,开展共价有机框架材料的精准构筑及应用等方面的研究工作。迄今已在Chem. Soc. Rev.J. Am. Chem. Soc.等学术期刊发表论文20余篇,单篇最高被引1000余次。 

  师仁义:特聘研究员,博导,西安交通大学青年拔尖人才,2011年本科毕业于南京大学,获理学学士学位;20166月,于武汉大学获得理学博士学位,导师雷爱文教授;20167月到20176月,在武汉大学高等研究院做博士后研究工作,2017.7-2019.6在瑞士洛桑。联邦理工大学从事博士后研究,合作导师胡喜乐教授。近年来在Nat. Catal., Nature. Commun., Angew. Chem. Int. Ed., ACS Catal., Chem. Commun., Chem. Eur. J.等国际权威期刊上发表研究论文22篇,其中一作/通讯文章11篇,论文总影响因子超过200;文章总引用超过1100,他引超过1000,个人h-index12 

  李泽龙,男,理学博士,青年研究员,硕士生导师。20087月毕业于大连理工大学,获工学学士学位;20088月至20141月在中国科学院兰州化学物理研究所攻读博士学位,获理学博士学位,导师:夏春谷研究员、李福伟研究员;20141月至20154月就职于中国科学院兰州化学物理研究所;20154月至201811月在中国科学院大连化学物理研究所从事博士后研究工作,合作导师:李灿院士,博士后期间主要从事CO2加氢制备低碳烯烃以及芳烃工作。在博士后期间获得大连化物所优秀博士后奖励基金以及2018年优秀博士后张大煜冠名奖,同时获得博士后科学基金面上项目资助(一等资助)、特别资助,并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青年基金项目。201811月加盟兰州大学李灿院士团队,该团队致力于新能源、生态环境催化以及高端化学品的合成。先后以第一作者与共同作者在JouleAngew. Chem. Int. Ed.ACS Catal等上发表文章。 

  刘劼博士,19903月出生,湖南大学岳麓学者,教授, 20199月入职湖南大学化学化工学院,建立课题组,研究方向为表面金属有机化学,光催化和纳米催化。刘劼本科及硕士就读于武汉大学化学与分子科学学院,师从雷爱文教授,分别于2012年和2014年获学士、硕士学位。随后前往德国莱布尼兹催化研究所Matthias Beller课题组攻读博士学位,主要研究方向为C1催化转化及其工业化应用,2017年获得博士学位。同年10月,加入瑞典斯德哥尔摩大学Jan-Erling B?ckvall课题组进行博士后研究。刘劼博士迄今为止发表第一作者论文11篇,包含J. Am. Chem. Soc. 2篇,Angew. Chem. Int. Ed. 4篇,ACS Cent. Sci. 1篇,ACS Catal. 1篇及欧盟专利6项。曾获留德华人化学化工协会青年化学奖,并受邀参加第67届德国Lindau诺贝尔奖得主大会。 

  鲍旭,理学博士,教授,博导。2009年本科毕业于兰州大学,获理学学士学位;20146月,于兰州大学获得理学博士学位,导师樊春安教授;2014920198月,在瑞士洛桑联邦理工大学从事博士后研究,合作导师祝介平教授。2019年秋,回到兰州大学功能有机分子化学国家重点实验室从事教学科研工作。在此期间,围绕有机化学中广泛存在的C-N键构建及其在天然生物碱合成中的应用,进行了一系列高效、高选择性的合成新方法及其全合成研究,迄今已在Nat. Commun.Angew. Chem. Int. Ed. 等国际著名学术刊物发表论文十余篇。目前主要研究兴趣为具有重要生物活性的天然产物合成及其不对称催化研究。 

Copyright (©) 中国科学院兰州化学物理研究所*办公室 承制 版权所有
未经中国科学院兰州化学物理研究所书面特别授权,请勿转载或建立镜像,违者依法必究
地址 Add:中国・兰州天水中路18号 邮编 P.C.:730000
E-Mail:webeditor@licp.cas.cn  陇ICP备05000312号 甘公网安备62010202000732号 Best view 1024*768 IE6.0